长久以来,这个世界始终能够勾起孩子们好奇心的唯有两样东西,星空和恐龙。因此,在北京170多家博物馆中,中国古动物馆一直对公众具有独特的吸引力。5月18日是中国古动物馆自去年全面展陈改造,重新开馆后迎来的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古动物馆馆长王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中,讲述了属于古动物馆的“博物馆学”。
王原 中国古动物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博物馆与可持续发展 古生物学是一项基于发现的学科。王原坦言,背靠中科院古脊椎所,古动物馆能第一时间将古生物学的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转化成科普内容介绍给公众,因此,可以充分发挥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主要的功能。这是古动物馆始终充满活力的重要基础。 2015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汉斯·马丁·辛兹在阐释这一主题时说:“如今,生态系统面临着与日俱增的威胁,动荡的政治局势,人与自然的唇齿相依的联系,这些都使人类社会可能会遭遇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必须坚守其保护文化遗产的职责。” 王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今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中国古动物馆参观考察时,特别提到了“人类和自然要协同共存,要把爱护大自然和生态文明结合起来”的观点。不难看出,在这样一个呼唤环境更清洁、合作更深入的时代,社会对于博物馆的期待和要求也更进了一步。 作为承载了地球生命起源、演化历史以及地球环境变迁等知识的博物馆,除了要讲好古生物的“穿越故事”,还要向大众传递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好看,有故事 然而,作为知识普及和价值传递的场所,常常因为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而门庭冷清。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登记注册的博物馆以100个左右的速度增长,平均三天多就增加一座博物馆。同时,已建成的大量博物馆生存堪忧。 中国古动物馆经历了一次全面的展陈改造,70%的展品是首次亮相。王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为了吸引观众,在博物馆整体的布展框架中,如何选择展品是首要问题。 “好看,有故事。”这是王原一直坚持的最“简约”的布展思路。 为了一眼就可以抓住观众的眼球,展品也需要拼“颜值”。一件好看的标本,或是造型奇特或是结构漂亮,如此才能勾起观众的好奇心,并付出时间驻足。因此,每一件展品都需要精挑细选。 当然,仅有“颜值”不够,还要拼“内涵”。 王原所谓的内涵,一方面是展品本身具有很强的科学意义。例如,近期展出的西藏披毛犀标本,它比任何之前发现的披毛犀化石年代至少还要早100万年。这种原本被认为是从冰河时期的北极起源的巨型动物,实际是从西藏喜马拉雅山麓的冰封山峦里走出的。这也意味着,青藏高原才是这些冰期动物的演化摇篮。另一方面则是展品的发掘过程曲折、有趣。 除此之外,研究者的个人故事也能让观众深入了解展品。让王原印象深刻的是张弥曼院士用连续磨片的方法制作的“杨氏鱼”模型。连续磨片,就是拿一块化石磨掉薄薄的一层,画一个放大的切面图,磨掉一小层,再画一个切面,直到整块化石磨完为止。杨氏鱼的颅骨化石只有2.8厘米长,而化石一层只能磨掉0.8毫米,一张图就要花费十四五个小时。制作一个40厘米的“杨氏鱼”模型,需要花费张弥曼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通过一件标本,让公众走进科学的世界,了解科研工作的快乐和艰辛,这是展品具有的更深层次的价值。”王原说。 然而,展品的内容介绍往往令观众觉得不够过瘾,如何向观众充分展示每一件标本的价值,就需要突出讲解和导览的作用。 对此,王原表示,古动物馆一天两次的固定讲解雷打不动,其他时间,观众也可以随时向馆内讲解员提问。同时,正在开发的导览系统,可以让观众利用全馆覆盖的WI-FI,从网络云端即时获取重点展品更多的语音、图片信息,作为现场展示的补充。 一手特展,一手活动 做好常规展览只是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最基础的工作,如何拉拢“回头客”,甚至培养一批忠实的粉丝,同样重要。古动物馆的方法是,一手特展,一手活动。 据王原介绍,古动物馆每年会举办五六个特展,主要是将国内科学家最新的重大科研成果以科普的形式介绍给大众。例如,“龙飞凤舞”展示的是从恐龙到鸟类的演化,因为科学家发现了“鸟类恐龙起源学说”的关键性证据。小型特展“阿凡达伊卡兰翼龙”展示的是一种在辽西发现的翼龙新种。在所有已知的翼龙中,仅具有下颌骨脊而不具有头骨脊的种类从未被发现过。巧合的是,新的翼龙化石的下颌非常类似科幻电影《阿凡达》里的一类飞行翼兽——伊卡兰(Ikran)。而此前,科学家认为这种生物只是经过艺术加工出来的。 还有一些特展是以专题内容的形式呈现,比如“从巨犀到真马”是关于距今3000万年~200万年甘肃临夏和政动物群的故事,“王者之路”讲的是濒危的王兽——老虎和它们的远古近亲的故事。 在这些特展的布展过程中,王原尤其注重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 虎年展出的“王者之路”,增加了虎头鞋、虎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征服蓝天400000000年”中,除了讲述动物从陆地、海洋到天空的演化,还包括了人类飞行器的科技史。此外,艺术形式的加入,也让单调的化石标本增添了一些美感。大量的科学复原图,生动地再现了那些人类从未谋面的远古生物,它们的样子不再只是依靠人们的想象。 科普活动是古动物馆打造科普品牌的重要手段。“小达尔文俱乐部”自1998年建立发展至今,涵盖了绘画、模型制作、讲座、野外考察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内容,会员们跟着科学家参与野外发掘、制作化石标本,尤其受到孩子们的欢迎。王原还曾将一位小朋友在夏令营中发现的蜥蜴化石特别起名为“夏令营标本”。 “达尔文实验站”是固定的教授孩子们实际修理化石的场所;“中国古动物馆化石探索大讲堂”邀请科学家与观众面对面,讲述化石发现故事;“博物馆奇妙夜”则会带领孩子们夜宿古动物馆,寻宝、讲故事……
中国古动物馆博物馆之夜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让博物馆“出走” 如今,中国古动物馆已经不满足于在自己的主场做科普,科学课堂2.0版即将走入北京的小学校园。 王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古动物馆与企业合作开发的20节系统的古生物学课程“恐龙星球”将成为学校自然科学的系列课程。课程的视频内容节选自国外古生物类纪录片,另有老师的讲解和互动讨论。“这是一种完全基于兴趣的培养,并能促进团队交流的授课模式。”王原强调。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充满热情的想法——“化石直通车”。也许有一天,孩子们和普通大众,会在校园甚至街头,看见古生物学家驾着一辆百宝车,随时随地掏出一件化石标本给喜欢它的人讲故事。 在王原看来,是时候让博物馆资源重新整合,分享给更多没有机会来到博物馆的人们了。 《中国科学报》 (2015-05-22 第7版 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