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一代代科学人犹如浩瀚群星,照耀人类文明的天空。把人类社会带离自然动物时代,在不朽的事业中寻求真理,探索未知。5月30日,是我国第二个科技工作者日,借此时机,科普中国网走访科学家,希冀找寻科学与科学家精神。
初夏的一个早上,科普中国网走进中科院古脊椎所,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周忠和。在进入正式访谈之前,周忠和院士向记者倾述了观点。他认为,对科学家的宣传不能给人“不食人间烟火”的认识,要正确引导大家认识科学家这一职业。“甘于寂寞,甘于奉献,教师、医生、军人、航天人等许多职业都具备这些精神,而不是科学家最本质的特征。”周忠和坦言,“我更想从一个平凡的职业的角度谈谈科学精神。”
科普中国网:什么是科学精神?
周忠和: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答案,我们要找到其中最共性、最本质的内容,提炼最具人文的特点。科学精神是在科研实践中形成的一套价值、行为规范和信念。既然科学精神是文化和精神的提炼,需向社会、公众推广,就要通俗易懂,我归纳为十二个字:求真务实、探索创新、理性质疑。
科普中国网:李约瑟提出了一个世纪难题,到今天我们还在求解,中国人有没有科学精神?当下,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科学精神?
周忠和:“science”是个舶来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科学”的概念。在中国最大的误解是把“科学”(science)和“技术”(technology)两个概念混为一谈,这两者虽然相关但不尽相同。科学的本质是探索发现,追究基本的规律和原理,它常常产生各类应用,也就是我们平时直接接触到、眼见到的技术。举个例子,计算机本身是一项技术,但背后有各类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撑。虽然古人发明了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等,但是没有形成体系科学,没有探索背后的机理。
因此很大一部分国人对科学的理解常常带有片面性和功利心。认为我们发展科学,就要立马见成效,需要在GDP上有所反映。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科学的发展不能首先考虑实用性。科学的本质是人类对于自然的求知与探索,继而被应用到社会各方面,对社会经济、人类生活产生影响。我们之所以提倡科学精神,某种意义上说,也正因为科学活动本身的客观、公正、自由、非功利性等人类追求的一些共同价值理念。
科学精神的意义和影响力超越科学本身,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去关心、了解科学,但是人人都需要具备某些科学精神。我常说,宣扬科学精神比普及科学知识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精神的树立是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先决条件。
科普中国网:如您所言,在科普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树立科学精神,我们也在寻求路径。
周忠和:国人并不缺乏科学技巧和获取知识的热情,现在很多科学知识可以通过上网获取,但学会运用逻辑思维,理性质疑寻求真理,是树立科学精神的基本素质。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好奇心,保护探索欲。好奇心是许多动物与生俱来的自然生理行为,是科学创新的源泉,是基本的科学素质。另一方面,既要尊重知识,也要有挑战权威的勇气。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科学进步就是不断发现旧有知识的错误和局限性,但质疑一定要强调理性的基础。第三必须讲究逻辑,用实证检验猜想。
在科学界还有很多著名的言论“眼见不一定为实”“科学研究不靠投票”等,也是对此最好的注脚。
科普中国网:在树立科学精神方面,社会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周忠和:科学传播和科学精神的引导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还应该健全科普服务市场,让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可以“安心做科普”,而不用为了生计到处奔波。创建一个平台,让科技工作者有更多职业选择,不做科研,也可以做科普。科学记者应该成为一个专属职业,比如一些自然科学专业领域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看得懂国际最新的学术文献,对科普工作富有热情,就可以做科普。在国外有很多这样的science writer。我想强调一点,我们的科学新闻报道需要多种声音,任何科学研究尤其是新发现新成果,不要过分夸大意义,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介绍给公众,唯有如此,才能既普及了知识,也传播了科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