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实验室对三峡地区古人类石器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副标题:
发表日期:2012-11-26
打印 文本大小:

实验室裴树文、高星及其中美合作者,通过对近年来三峡地区旧石器的详细研究认为,古人类自中更新世以来一直在该区域活动,加工制作的石制品属于似奥杜威(Oldowan-like)技术特点的砾石工业,缺少阿舍利(Acheulean)技术元素,系古人类在背山面河的独特地理环境下长期从事狩猎-采集及迁徙游动生活而逐渐形成的。近期,国际专业期刊《Quaternary International》在线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

三峡地区位于我国大地貌单元第二级阶梯中间的枢纽地段,长江上游向中游的过渡地带,是第四纪人类和动物南北迁移的重要通道。该区域很早就被认为是古人类起源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我国开展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最早的地区。美国传教士J. H. Edgar从1913年就开始在三峡采集石制品,此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N.C. Nelson以及P. Teilhard de Chardin和杨钟健等都曾在三峡地区的长江两岸进行过考察,但他们采集的石制品均缺乏确切的地层依据。

20世纪90年代,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正式启动使这一地区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出现转机,并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自1993年以来,卫奇带领古脊椎所三峡旧石器考古工作队在长江两岸共发现旧石器遗存及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69处;近年来,古脊椎所黄万波又先后在该地区巫山山脉的长江两岸发现5处古人类和动物化石地点,出土了大量动物化石、人类化石和艺术品等。1997年以来,卫奇、高星和裴树文等先后主持对20余处地点进行30余次系统发掘,出土万余件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为研究古人类于更新世在三峡地区的适应生存方式和技术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研究人员首先介绍了三峡地区更新世地貌演化和环境背景,系统回顾近年来发现在沿岸洞穴堆积的长阳钟家湾、秭归孙家洞、奉节兴隆洞、巫山雷坪洞和迷宫洞等遗址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石制品,随后运用国际常用的石器技术分析方法对分布在长江两岸第IV~II级河流阶地的烟墩堡、高家镇、范家河、冉家路口、池坝岭、井水湾和枣子坪等遗址出土的石制品进行系统研究。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古人类自中更新世以来一直在长江两岸活动,河流阶地形成的冲积扇和冲积平原为古人类提供了难得的生活环境,岩溶洞穴发育为古人类提供栖息地,长江及其支流的河水和两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古人类生存提供难得的水资源和食物资源,河流搬运带来的河卵石和洞穴周围的岩石为古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制作石器原料资源。

研究人员发现,三峡地区旧石器工业是一个包含石锤、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但以石核和石片为主体的组合。石制品原料主要为河流阶地底部磨圆度较高的河卵石,石制品个体较大,剥片技术采用硬锤直接锤击法,剥片前不对石核台面进行预制;单面打击和两面打击的砍砸器石核是石核的主要类型,此外还有少量盘状石核、多面体石核和两面器等;III型和VI型石片含量较低,显示多数石片为初级剥片产品;石器类型主要为刮削器和尖状器,多数为向石片毛坯的背面单向修理而成,且修理简单、随意。

文章第一作者裴树文介绍,原料利用、石制品类型及个体大小、剥片技术和修理技术等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表明,三峡地区的石器工业基属于似奥杜威(Oldowan-like)或者mode1技术体系,虽然个别遗址出土两面修理的石制品,但其缺乏非洲和欧洲等地区典型阿舍利(Acheulean)或mode2石器工业中通过制坯、成型、修边及薄化处理而成的形态对称且器身薄锐的两面器工具,如手斧和薄刃斧等。

关于三峡地区石器技术的创造者,高星研究员解释说,目前该地区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初步认定为早期智人(archaic Homo sapiens)或晚期智人(H. sapiens),尚未有确切的直立人(H. erectus)化石发现,但由周边发现的直立人完全可以推测该地区中晚更新世的石器工业为直立人和智人创造。

 

 

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及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资助。

 

原文衔接:http://dx.doi.org/10.1016/j.quaint.2012.04.016

 

三峡地区发现石制品(裴树文供图)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西外大街142号 邮编:100044 联系电话:010-88369212 传真:010-68337001 电子邮件:kfsys@ivp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