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盗龙类郝氏中鸟(Zhongornis haoae)的标本只有一件,并且为幼年个体,其最初被归入鸟类。实验室邹晶梅和舒柯文博士通过对郝氏中鸟解剖学的重新研究,发现郝氏中鸟与窃蛋龙下目(Oviraptorosauria)和擅攀鸟龙科(Scansoriopterygidae)具有很多相似的形态特征,提出了窃蛋龙类和擅攀鸟龙类之间具有较近亲缘关系的假说。新近出版的《古脊椎动物学报》一期刊发了该项研究成果。
中鸟学名含义为“中间的鸟”,依据前肢以及尾骨形态最初曾被作为基干鸟类,在鸟类的演化中有重大的过渡意义。后来研究证实中鸟是一种兽脚亚目手盗龙类恐龙,生活在中国约1.2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时期,它产于辽宁省凌源市的义县组地层的岩层中。中鸟只有一个已经描述的物种郝氏中鸟,唯一的标本长约8厘米,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骨架,右前肢有羽毛印痕,左后肢附近好像有尾羽的印痕。
中鸟的尾部虽然有所退化,但仍然很长。研究人员通过仔细观察和重新研究,认为其约有20枚尾椎,其尾部的形态和比例都与尾羽龙(Caudipteryx)和耀龙(Epidexipteryx)相似。中鸟与基干窃蛋龙类的相似之处还包括:头骨短而高,小手指退化。在小翼掌骨的大小、手指的比例、坐骨不发育背侧和腹侧突起方面,中鸟与擅攀鸟龙类相似,而明显区别于中生代的鸟类。
基于上述相似的形态特征以及基干窃蛋龙类和擅攀鸟龙类共有的其他特征,研究人员提出了窃蛋龙类和擅攀鸟龙类之间具有较近亲缘关系的假说。分支系统学的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窃蛋龙类,中鸟与擅攀鸟龙科之间的亲缘关系更近,中鸟和擅攀鸟龙类都具有伸长的前肢和脚爪。
研究人员指出,有关中鸟的分类位置及其与擅攀鸟龙科之间确切关系的研究,还需要新标本的发现,并强调基于化石幼年个体进行新种命名时需要特别的谨慎。
该项研究获得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郝氏中鸟标本,比例尺2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