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实验室科研人员等在汉水上游汉中盆地新发现旧石器地点
副标题:
发表日期:2014-05-23
打印 文本大小:

汉中盆地位于秦岭南麓,是汉水上游最大的新生代断陷性盆地,这里也是我国秦岭以南发现旧石器地点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汉中盆地以龙岗寺地点为代表的不同旷野旧石器地点中采集了数以千计的石制品,但对这些石制品地层年代的研究工作严重滞后,有关石制品出土层位的时代序列一直没有能够很好地建立起来,人们无法确定汉中盆地旧石器工业的发展演化脉络,这极大地限制了学术界对其石器工业技术和人类行为的深入研究。

2009年以来,王社江研究员领导的考古队对汉中盆地及汉江两岸阶地的黄土堆积和旧石器遗存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勘查,分别在梁山东侧龙岗寺附近汉江右岸第二级阶地和第三级阶地新发现何家梁和窑厂湾两处旷野类型旧石器地点,采集石制品252件,它们代表了不同时代的数个原生旧石器文化层位。结合首次获得的汉中盆地埋藏旧石器地点地层的独立年代数据,研究人员对石器组合及加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该项考古成果对建立中更新世以来秦岭山区的旧石器文化序列,深入理解我国南北方旧石器工业的发展演化以及东西方旧石器工业技术比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5月出版的《人类学学报》刊发该项研究成果。

汉中盆地梁山周围以龙岗寺等地点为代表的旧石器地点群是含阿舍利(Acheulian)类型器物的石器工业。何家梁和窑厂湾地点分别位于汉江右岸第二和第三级阶地上,通过对窑厂湾地点黄土地层剖面进行回授光释光(TT-OSL)方法测年,结合古地磁测试和对比黄土高原标准黄土地层序列测年结果,证实汉中盆地古人类活动的时代最晚在60万年前就已经开始,而何家梁地点的地层测年数据则表明距今7、8万年左右存在另外一个古人类活动繁盛的阶段,早期人类在汉中盆地活动有较长的时间跨度。

汉中盆地第三级阶地窑厂湾地点采集的石制品数量较少。早期人类利用来自于河漫滩的石英、石英砂岩和火山岩等砾石为主要原料,同时也使用石英岩和硅质灰岩砾石加工石制品。第二级阶地何家梁地点同样以石英制品数量为最多,其次则是石英岩和火山岩制品,砂岩和硅质灰岩制品稍少一些。可以看出古人类加工石制品从早到晚使用着类似的原材料,随时代变化并不明显。

从石制品加工技术来看,新发现的两个旧石器地点均以锤击法直接剥取石片为主,砸击法也被使用。石制品组合关系上,窑厂湾地点以大型石片为毛坯二次加工修理的重型刮削器数量居多,另外有石球和手镐,而何家梁地点石制品组合中砍砸器、石球和大型石片加工而成的重型刮削器数量多,手镐和手斧也常见,小型器物比例非常低,这可能与小型石制品更容易流失有关。汉中盆地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中更新世地层出土的石制品与晚更新世地层出土的石制品,从原料选择、剥片到修理技术具有明确的一致性,工具中的重型器物如砍砸器、重型刮削器、石球、手斧和手镐居多,而小型刮削器和尖状器数量很少。重型工具中不乏以大型石片为毛坯加工而成的重型刮削器。

据王社江研究员介绍,尽管汉中盆地目前尚未见到典型的、以大型石片为毛坯加工而成的薄刃斧,但这里不乏手斧、手镐、石球以及大型石片加工而成的重型刮削器等器物,汉中盆地梁山周围以龙岗寺等地点为代表的旧石器地点群是含阿舍利(Acheulian)器物组合的石器工业,这里的旧石器工业与下游安康盆地汉江第三级阶地旧石器地点、鄂西北汉江沿岸、秦岭腹地丹江上游腰市盆地、丹江口库区、洛南盆地、秦岭北麓的蓝田地区和中国南方广西百色盆地等地旷野类型旧石器遗址群表现出较多相似性。汉中盆地旧石器组合及其技术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中国南北旧石器工业交流、东西方旧石器工业技术比较及古人类技术行为和环境关系的新认识。

该项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图1 汉中盆地的石制品。1,3-4,6,砍砸器;2,8,手镐;5,13,刮削器;7,手斧;9,11-12,石球;10,石锤;14,尖状器。(王社江供图)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西外大街142号 邮编:100044 联系电话:010-88369212 传真:010-68337001 电子邮件:kfsys@ivp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