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对于学术界,还是公众,现代人起源都是炙手可热的话题。东亚尤其是中国在上世纪初很长时间内曾扮演着人类演化研究的核心地区,众多学者前往东亚寻找人类起源的源头,一系列重要化石也随之发现,如北京周口店直立人化石。随着非洲早期人类化石的发现,早期人类起源研究的阵地逐渐转向非洲,学术界也基本达成了早期人属起源地在非洲的共识。然而,我们当今人类最近共同祖先的起源(Homo sapiens)仍在激烈的讨论中。自1987年三位西方遗传学家提出所有现代人的直接祖先都起源于非洲的“近期出自非洲说”(Recent out of Africa)后,“近期出自非洲说”和“多地区进化说”两派学说便争论未休。而随着新材料发现、新分析进展和更多领域介入此项研究, 有关假说得以发展和修正, 不同人群间发生过基因交流、现代人都经历过复杂的融合与演化过程渐成学术界共识。
近期,高星等学者撰文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上系统介绍了现代人起源这一问题的国际背景和进展,对中国地区新发现的人类化石、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成果和古DNA研究进展进行了细致梳理。以多重新证据为支撑,评论了现代人起源的不同假说:1. 古人类学家最早通过化石形态分析提出了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Neandertal)混血的可能,近年来古DNA研究则进一步证实了现代人和古老类型人类,如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Denisovan)等存在复杂的基因交流历史。故而,走出非洲的现代人群对其他地区的本土人群“完全取代(Total Replacement)”的假设被逐渐剔除, “杂交”(Hybridization)在人类演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被广泛承认, 在一些地区发生过连续、镶嵌演化的可能性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可,“近期出自非洲说”的完全替代模式已不可信。2. 中国地区古人类化石、旧石器考古学的新研究和新发现显示,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人类化石呈现出同时代人类共有特征和早期现代人部分特征的镶嵌体,如陕西大荔人化石、河南灵井许昌人化石;同时约在距今8-12万年,中国南方发现众多早期现代人的化石,如湖南道县等,远远早于“近期出自非洲”假说所认为的6万年;众多旧石器考古材料的发现和研究表明,虽然中国发现了一些具有西方因素的石器技术,但却非主流,并未替代本土固有的石器技术传统;而且距今10-5万年间中国地区没有人类生存的论断完全不能成立。这些证据进一步强化了吴新智在“多地区进化”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古人类演化和现代人起源提出的“连续进化附带杂交”假说。
近年来,东亚地区在现代人起源这一问题的研究中越来越重要,不少学者撰文讨论东亚材料对在全球范围内理解现代人起源的关键意义。Christopher Bae、Katerina Douka和Michael Petraglia近日在《科学》(Science)上撰写评述,他们认为现代人走出非洲有着多次(早至距今约12万年前),而非单一的一次(约6万年前),进而认为现有证据已不再支持严格意义上的“近期出自非洲假说”。该文作者立论的前提仍是分子生物学证据所提出现代人走出非洲说,只是走出非洲的时间更早、次数更多。虽然作者罗列了中国近年来众多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新发现与新进展,但忽视了这些发现对中国地区现代人起源研究的意义,且并未涉及具有古老型特征和现代人特征镶嵌化石人类的解释,例如陕西大荔人和河南许昌人化石等。尽管如此,中国地区材料对研究现代人起源这一国际学术问题毫无疑问至关重要,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际学术界的关注。高星等学者指出,在研究现代人起源这一重要学术问题中应重视基础材料的深入剖析,同时正视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学科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呼吁开展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明确彼此的关注点、需求和专长,凝练共同的学术问题和目标,整合现有的资源与成果并向着共同的学术方向一道前行。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等的资助。(撰文:李锋)
原文链接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STe/doi/10.1360/N072017-00232?slug=full text(中文版)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1430-017-9144-1(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