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孔子鸟类形态-生态多样性的新发现
副标题:
发表日期:2018-08-09
打印 文本大小:

近期《林奈动物学报》(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所王敏,周忠和完成的题为“A new confuciusornithid (Aves: Pygostylia)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increases the morphological disparity of the Confuciusornithidae”的论文,报道了一孔子鸟类新属种,并对孔子鸟类的生态多样性进行了讨论。  

孔子鸟类是早白垩鸟类中化石材料最为丰富的一个支系,在系统树上属于最原始的尾综骨类(Pygostylia)。尾综骨类是指具有缩短的尾骨,其末端止于由若干枚尾椎愈合成尾综骨的鸟类,主要包括反鸟类和今鸟型类,以及孔子鸟类和会鸟类。孔子鸟类的化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骨骼形态非常特殊,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大手指(第2指)的爪节高度退化,以及近相等的前、后肢。与之相反,在多数的中生代鸟类中,最先退化往往是小手指的爪节(第3指),而大手指的爪节则很少缩小。 

新发现的孔子鸟类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义县组,具明显区别于其它孔子鸟类的形态特征,如头骨的上颌骨背突呈矩形,并发育一外脊,前、后肢长度的比值明显超过其它孔子鸟类,最为特别的是大手指爪节没有缩小。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孔子杨氏鸟(Yangavis confucii)。系统发育分析的研究表明杨氏鸟较始孔子鸟进步,而为长城鸟和圣贤孔子鸟的外群。这样的系统位置,表明在孔子鸟类演化历史中,相较于大手指退化的趋势,杨氏鸟所在的支系独立演化出了正常大小的大手指爪节。对这一奇怪的现象,由于缺乏可对比的现生鸟类(所有现生鸟类的成年个体都失去了手爪),目前还没有较为合理的解释。通过利用主成分分析来可视化早期鸟类的形态空间,研究人员发现,杨氏鸟的发现极大扩展了孔子鸟类的生态空间,表明孔子鸟类的生态多样性要比此前认识的更为丰富。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zoolinnean/zly045  

                                 

                                   1. 孔子杨氏鸟(Yangavis confucii)正型(王敏供图)  

                

                                                2. 早期鸟类形态空间分布(王敏供图)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西外大街142号 邮编:100044 联系电话:010-88369212 传真:010-68337001 电子邮件:kfsys@ivp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