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秦岭汉中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洞穴遗址发掘荣获2019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副标题:
发表日期:2020-05-06
打印 文本大小:

202055日下午,在51日至4日连续四个下午的网络项目汇报会后,经过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和高校的21位评委评审和无记名投票,最终从20项终评项目中产生出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古脊椎所王社江研究员团队主持的秦岭汉中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洞穴遗址发掘名列其中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参评重要项目云集,竞争异常激烈。20个终评项目是从国家文物局2019年正式批准的1300余个考古发掘项目中,经过中国考古学会全体理事和考古发掘团体资格单位无记名投票产生的。本次活动由央视新闻频道网上平台和腾讯等网络平台进行全程直播,每天吸引了500万左右的网络观众参与,获得上亿次的点击流量,公众参与热情空前。 

1995年以来,王社江研究员率领我所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及相关地市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有着中华龙脉和动植物资源宝库之称的秦岭地区进行了20多年持续不懈的工作,目前研究团队在大秦岭地区发现旧石器遗址400处以上,采集发掘不同时期的旧石器制品20余万件。 

2017年以来,研究团队在秦岭南麓和巴山北麓的汉中盆地开展了以探寻更新世洞穴遗址为导向的专项调查,在汉中市南郑区梁山镇南寨村附近新发现疥疙洞遗址。该洞位于梁山余脉、汉江右岸的龙岗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北约3公里处。洞穴朝向西北,调查过程中发现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由于早年曾有村民居住洞内,致使部分原生堆积被扰动、破坏并搬运至洞口。近年来,因遗址附近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建成的3座小水库蓄水,导致洞内堆积不时被库区上升的水位所淹没。鉴于存在严重的文物安全隐患,2018-2019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我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和南郑区龙岗寺遗址管理委员会联合组队对该洞穴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疥疙洞遗址地层堆积可分13层,其中第3-10层为旧石器时代文化层。古人类利用疥疙洞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时段: 

第一期为第109层,堆积为深灰黑色粉砂,夹大量灰岩碎屑。出土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近百件。石制品数量较少,工具见有中小型刮削器。绝对年代为距今约10万年或更早; 

第二期为第876层,堆积为深灰棕色粉砂,夹少量灰岩角砾。出土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千余件。其中石制品600余件,工具多见小型的刮削器,尖状器次之。绝对年代为距今约7-5万年; 

第三期为第543层,堆积为浅黄棕色粉砂,夹较多灰岩角砾。发现人类活动面1处、石器加工点3处、火塘2处;出土人类化石、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等遗物万余件。人类化石包括2枚牙齿化石,分别发现于第4层和第3层,属于早期现代人化石;另在早年被人工搬运至洞外的、含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的堆积中筛洗发现人类单颗牙齿4枚、头骨残块3块,分属不同的现代人个体。石制品1500余件,工具以中小型的刮削器为主,存在少量尖状器,偶见重型刮削器、砍砸器等大型器物。动物化石8000余件,初步鉴定有鹿、麂、牛、剑齿象、犀牛、野猪、大熊猫、熊、狼、鬣狗、鼬、豪猪等20余种,鹿科和牛科动物占绝大多数,主体属于华南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成员。绝对年代为距今约3-1.5万年。 

 
图:陕西南郑疥疙洞遗址高空俯视(研究团队 供图)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西外大街142号 邮编:100044 联系电话:010-88369212 传真:010-68337001 电子邮件:kfsys@ivp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