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5日,周口店遗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了近几年周口店遗址保护、发掘、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实验室高星研究员与张双权副研究员作为专家与北京市文物局、房山区政府代表等共同出席发布会并作重要报告。
周口店第1地点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发掘以来,其洞壁与残余的堆积物长期经受物理与化学风化作用的侵蚀。西壁堆积剖面出现松滑、空洞、裂隙和危石,呈现上突下缩的不正常坡度,存在局部坍塌和落石的隐患。为做好遗址的保护、研究工作,国家文物局于2009年批准对该地点的西剖面进行抢救性发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周口店遗址管理处配合下连续7年开展清理发掘工作,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与动物化石。发掘队采用现代田野考古科技手段做精细发掘,并与地质、年代学等方面专家通力合作,对遗址形成过程及古人类控制用火方面做了专题研究,取得了诸多新的认知与成果。
张双权副研究员介绍发掘工作进展
张双权副研究员作为发掘领队,首先向媒体展示了2011—2014年的发掘成果。这一阶段的清理发掘工作主要围绕西剖面的第4层堆积展开,出土标本上万件。其中包括近4000件石制品,3000余件可鉴定的大中型动物骨骼标本(包括肿骨大角鹿、葛氏斑鹿、野猪、犀牛、三门马、鬣狗等),以及啮齿类、鸟类等小型动物化石2000余件。 在一些动物化石表面还发现了人类利用动物资源的直接证据——人工切割痕迹。
本次发掘过程中揭示的洞穴发育过程(坍塌证据)表明:第3层堆积时期,多期次的坍塌事件导致了洞顶的最终消失;残留的南北洞壁类似于天然陷阱的作用,导致了这一层内部分动物骨骼的出现。而位于其下时代更早的第4层堆积形成之时,洞顶形态基本完好,4层及其下的层位更有可能是北京猿人在洞内生活的场所。近几年在第四层发掘中出土材料明显增加,预示着野外工作渐入佳境,已经开始真正“触及”北京猿人的生存状态,从中发现北京猿人化石的可能性也在逐渐增加。
这一阶段最为瞩目的学术亮点当属北京猿人有控制用火最新力证的发现,高星研究员就此进行了专门汇报。他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有控制的用火对于古人类生存与进化的重要意义,接着回顾了近30年来对周口店人类用火遗存发生的争议。部分西方学者质疑“北京人”用火及保存火种的能力,提出作为古人类用火证据的烧骨、烧石、灰烬可能是从洞外被水流冲入的;被烧过熏黑的材料以及灰烬可能是自然火造成的,或洞内的腐植材料、鸟类等的粪便自燃或氧化反应的结果,也可能是受到铁锰等化学成分的污染;上世纪末一些中外学者在遗址剖面做取样分析,对“灰烬”所做的分析测试没有发现树木燃烧所应该产生的植硅体及相应的钾等化学元素。当然,这样的质疑也受到一些中外学者的反质疑。
高星研究员进行专题汇报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高星研究员与张双权副研究员带领记者参观了发掘现场,并就考古发掘目的、方法、石器辨认、动物化石提取修理、遗址发掘面的保护加固等问题详细的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本次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新京报》等近30家电视和平面媒体,充分说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也显示媒体和社会各界对古人类学与旧石器考古学的研究进展与成果的关注热度。(赵宇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