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8年3月23日凌晨,世界杰出女科学家颁奖典礼在法国巴黎举行。我国古生物学家张弥曼院士与来自南非、英国、阿根廷、加拿大的其他4位优秀女科学家共同获此殊荣,接收颁奖,她的颁奖词是“她在化石记录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开启了对水生脊椎动物如何适应陆地生活的新见解”。张弥曼院士此行还参加了学术报告会议、庆祝“妇女参与科学项目”20周年等系列活动。
张弥曼获颁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其实,早在去年11月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公布获奖者名单。但张弥曼院士婉拒了很多采访,她说:“我做的工作真的没什么(特别),而且手上还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做。”随着颁奖典礼的临近,诸如“中国女科学家拿了大奖”标题的文章在朋友圈被转载阅读。
官方网站公布本年度5名获奖者的照片和简历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It explores fundamental questions about who we are and where we came from)”张弥曼这样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终生探索的科学问题。她长期致力于脊椎动物比较形态学、古鱼类学、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及生物进化论的研究。因其学术贡献,入选英国林奈学会外籍会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和2015年分别荣获芝加哥大学、美国自然博物馆吉尔德研究生院荣誉博士学位,2016年获国际古脊椎动物学界最高奖——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留学苏联时期的合影(摄于1960年,前排左一为张弥曼)
“地质是工业的尖兵,国家要建设首先需要工业,而工业首先需要矿产资源。”(刘少奇)高中毕业的张弥曼受到国家号召,作为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地质这一国内几乎是空白领域的学科。张弥曼回忆:“1955年,我们十几位同学被分到莫斯科大学古生物学专业学习, 至于古生物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当时却连一点儿概念都没有。”
在缙云附近的磨石山上工作,晚上睡在祠堂的戏台上(摄于1968年,后排右一为张弥曼)
选择之后便是数十载的坚持和探索,年轻时的张弥曼每年都花几个月的时间在全国各地寻找化石,常常是一个人一根扁担挑着被子、锤子、化石纸、胶水,跋涉在荒山野岭间,30多公斤的行囊,走20多公里的山路,睡在农家的阁楼上、村里祠堂的戏台上,时有老鼠爬过,身上长了虱子,但她从未退缩。“我一直坚持自己采集化石,自己修理化石,自己给化石拍照,自己研究。”化石对她而言,仿佛蕴藏着巨大的吸引力。
张弥曼制作的先驱杨氏鱼模型
张弥曼在进行连续磨片(1981年)
“她从不越出证据说话”张弥曼的同事这样评价她。1980年,张弥曼赴瑞典访学,她采用连续磨片法,制出了产自云南曲靖的杨氏鱼颅骨蜡质模型,并研究提出:杨氏鱼虽归入总鳍鱼类,但它没有内鼻孔。这个结论与当时国际学术界权威们的看法相左,引起他们的不悦。但张弥曼认为,必须根据事实说话,并且最终证明了自己,因为她采用的连续磨片法精密度极高,一块2.8厘米长的杨氏鱼的颅骨化石,张弥曼总共在显微镜下画了540多幅线条图,而一些复杂的图一张就要画十四五个小时。严谨的学术态度让她得到了同行的认可,杨氏鱼的模型陈列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脊椎动物演化展厅。
“一个老师的影响是永恒的,他是没法子知道自己的影响止于何处。”(“A teacher affects eternity; he can never tell where his influence stops.”—Henry Adams)提到人生各阶段给予过她帮助的恩师,张弥曼心怀感恩;对待年轻人,她爱才善举毫无保留,甘当铺路石、领路人。她将自己做了多年的、最擅长的早期鱼类的研究工作,交到了年轻人朱敏手上,自己则转向了中新生代鱼类的研究。在她的支持下,朱敏及其团队在Nature、Science等重要刊物发表十余篇重要成果,一些成果被国外教科书所采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进步奖等重要奖励。虽然在各种奖项、论文中很少看到张弥曼的名字,但大家都明白她有多重要。
张弥曼在野外工作(2011年,新疆)
张弥曼在野外工作(2017年,浙江)
而她自己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和研究的脚步从未停止,2008年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关于伍氏献文鱼的研究成果,这类骨骼异常粗大的鱼类见证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青藏高原隆升以及由来已久的干旱化进程。2006年在Nature、2014年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杂志发表对孟氏中生鳗的研究成果,研究迄今全世界淡水沉积物中七鳃鳗的唯一记录,首次记录了化石七鳃鳗的幼体和变态期幼体特征,而且显示现代七鳃鳗独特的三期生命史早在距今1.25亿前的早白垩世晚期即已成型并保持至今。“当老朋友一个个离去,我庆幸自己还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更要珍惜时间,多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张弥曼时常对身边的同事说。
张弥曼介绍她的研究工作(摄于2018年)